全部評論: 0條
李宜軒,一位新星90后視覺設計師,在她身上可以看到諸多90后的特質,更注重生活品質,更注重生活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跟著興趣走,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但難能可貴的是在她身上鮮少有這個時代的浮躁與嬌氣。
現在在動畫公司上班的她同時還經營著自己一家以平面設計和品牌相關的設計為主的工作室,盡管在如此緊湊的時間壓力下,但是想要繼續學習下去的想法,讓她選擇了繼續去研究所讀書。當被問及在動畫公司上班同時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壓力會大嗎,她回答到 “壓力肯定很大,但因為工作室不限定工作時間,所以讓我自由的可以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七點的時間里到動畫公司上班,十點前和七點后就是屬于自己的時間?!?/span>
“我經常要壓縮自己的睡眠時間,還有節假日?!崩钜塑幈砻?,在大多數同年齡的年輕人還在享受著五彩斑斕的生活時,李宜軒大部分的時間都投入在了工作,在外人看來一點業余活動都沒有的枯燥生活,于她而言卻是一種享受。因為對設計十分熱愛,所以做設計做項目就像是在休息一樣。但她也會進行時間上的規劃,每年她會設置一個停休點,給自己放一個長假出國“游學”充電。
李宜軒
東方的美學
李宜軒的對外作品給人偏典雅、偏東方的感覺,那是因為她非常喜歡比較東方的設計,特別是宋代美學,她認為宋代美學非常的優雅,它們的比例結構非常平衡,可以提取出來運用在現代設計里。
她做設計時會去觀察,感受那些比例,這樣做自己的設計時,就會突出有美感的存在。但這不意味著她只局限于一種風格,由于工作室是一個品牌,需要屬于自己的品牌觀,所以她希望工作室的風格是一致的,因此不會呈現太多風格給顧客雜亂的感覺。但其實她嘗試了很多風格,在她的網站里,有個文件夾展示了她之前創作的一系列海報,例如偏美式的風格、3D動畫等等。
“就算嘗試其他風格,它還是會有獨屬于我設計的特別的美感在其中,因為這是屬于我的韻味?!崩钜塑幗榻B道。
K'DESIGN Award—The Revenge of Environment 獻世報
帶著故事做設計
李宜軒說在做個人的設計創作時,她會帶入個人對這個作品的理解所做的詮釋。她解釋到“比如說我要創作關于文化的主題,我可能就會去找很多refrence(參考),在里面找我想象中的顏色,用我喜歡的顏色去做色彩搭配,因為這一定跟自己的生活背景還有經驗有關,然后它就會變成是一個資料庫,在你需要的時候可以去提取元素。但我會是有邏輯的配色?!?/span>
比如選擇藍色是表明它可以代表天空,加上紅色是因為代表太陽,這兩個合在一起是設計師想讓大家感受到的在廣闊的地平線中能蘊含一點溫暖……李宜軒認為色彩是有故事性的,并喜歡它擁有邏輯在其中。
“我會希望它有一個原因在后面。所以在個人創作中我會希望是有原因并且多情緒的?!?/span>
但在一些商業作品上,故事還是客戶提供的,她希望她的角色是把他們的故事變得非常好看,但不會想要幫他們做一個不屬于他們或者他們沒有的故事。
PENG PAI
Three Mountains
跨領域融合創造
作品曾獲臺灣游戲新人獎、新一代設計的廠商特別獎及ADAA決選、韓國k-design award及澳門設計雙年展入圍等,擁有這些優秀成績的李宜軒并不限制在自己的領域里,私下里也會和相識的好友辦一些私人展覽。每個人根據同一個主題,創作一套屬于自己專業的東西,利用這種方式,將不同領域的人一起創造一個展覽,詮釋同一個主題既有趣,又能去看每個人不同的觀點。
例如在之前研究所舉辦師生聯展時,李宜軒就用視覺加互動做了關于空間暢想的規劃,——“像這樣的轉化就很有趣,在我們平面領域,很容易大家聚在一起,比較不容易接觸其他領域的人,就會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忽略跨領域融合創造不一樣東西的可能性,這樣有點可惜,我們看到東西就會狹隘,自己的能力也會局限在圈子里無法發展?!崩钜塑幐锌恼f道。
Roaders hotel
Q&A
為何選擇從事視覺設計?
因為我覺得關于平面印刷、藝文相關印刷這塊已經很容易被取代,應該說市場需求變少了,若是只做這塊未來很容易被淘汰?,F在剛出來的畢業生都想做平面設計,所以很多人做平面設計,然而市場需求是一樣多,就會導致需求被瓜分掉了。未來這塊前景并不好,所以我去動畫公司學習動畫,可以用很好的平面基礎,用動畫互動。我有幾個同學在做互動(interaction design),就是一些人和空間互動的裝置,他們找我一起做,所以我可以學習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再用平面的東西進行轉化,創造一些新事物,不會一直局限在平面上。我覺得如果有其他想法,有能力的話,可以把平面轉化成一更好地層次,而不是停留在印刷、2D的東西上。
設計師應如何培養美感與色感的?
多看多學??淳昧司蜁_始看懂??炊缶涂梢赞D化成自己的東西。
我一直覺得培養美感的方式是看大量的參考資料。我有屬于自己的專屬圖庫,例如某一個案子中就會收集兩三百張我覺得好看的圖,我的設計就會用著兩百張的經驗去幫客戶設計達成畫面。所以我會覺得如果是其他領域想要進入設計,第一個就是要看很多很多的東西,第二就是真的要去執行。
現代設計師的優勢是處于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下,獲取資源的渠道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廣,因此很容易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
例如你看過很好的東西,就可以將這個好的idea轉化成新的概念與其他領域或想法做結合與創新。這樣很快就可以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我卡住的時候我就會去看大量的參考。在想法缺乏的時候,我的習慣是看書,會在書里找句子或單字,然后依靠句子或單字想想畫面。我覺得在文學的角度,是很容易找到靈感的。
自己去學習其他領域的東西也會遇到問題,人類的心態在遇到挫折和困境后會產生想要放棄的心態,但是一定要堅持和執行,慢慢就會開始懂需要怎么做。
Mei Nong Oil-paper umbrella
視覺設計的下一個市場熱點是?
在于人們最深的情緒。
例如之前大家會在廣告上放許多的資訊而往往模糊重點,但現在大家的美感已經慢慢變好了,所以更希望看到的是能牽動情緒的畫面而不是大量資訊的畫面。所以我覺得這一塊就會變得非常需要美感。設計會變成是越來越追求高專業的事情,因為低專業的東西有一天一定會被機器取代。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智能化在改變生活。
因為這樣的人很少,而且探究人類情緒的概念和感覺是無法被機器取代的。例如iphone在后期崛起被市場追求也是基于除了功能之外外觀的美感感染到使用者的情緒,擊中他們的感受,所以它變成了一個很好的商品。
所以這是需要一個高度專業,而不是只會用軟件操作的設計師做出來的東西。
對后輩們踏入商業設計領域的建議?
如果他們想要變成一個可以獨當一面,能夠比較自由的設計師就是他們需要現在就要進入這個領域,就是逼自己去接case。
因為我覺得像訓練出自己的風格、訓練出自己一套接案的模式,或是有自己一定的客源的這樣的狀態是需要很多時間做累積的。
因為剛開始很容易被客戶評價或者質疑,但這是一個過程,畢竟剛開始的技術并沒有那么成熟,但你一畢業進入業界就要面對很現實的東西,你如果做不好是會直接被否決、直接被質疑的,所以你就會有很大的挫折感。
像我自己由于很早之前就開始接案,所以就會很快懂得客戶的口味是什么,或是怎么去與客戶做溝通。然后怎么去賣自己的東西。
因為有了這些經歷之后,你就會相對應的有應變的能力,之后慢慢的把這些能力整合在一起,也會比剛畢業的同年人多了幾年的經驗和能力。
也會少了被客戶打壓,降低案子質量的事情發生。
本文為藝家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